close


買豪宅 節稅的效果更明顯



買房子的遺贈稅節稅效果相當驚人,加上又具不錯的保值效果,懂稅法的會計師不少人都會擁有至少兩棟的房子。特別是豪宅。


由於市場售價與公告現值有著六折左右的價差,也難怪這波台北市豪宅除了靠著通貨膨脹帶動拉升,也因此出現「節稅買盤」。


1998年是台北豪宅市場第一次達到高峰期,集中在信義計畫區的豪宅,以「信義富邦」為代表,最高價格推升到每坪80萬元,買方集中在科技新貴上,而這棟到現在還是名列十大豪宅的建築物,代表人物就是鴻海大老闆郭台銘。


當時這些大老闆買豪宅的主要動機,可能是為了買一個身份象徵的尊貴地段與名宅,豪宅的節稅效果並不被強調。


這次不同。原本房地產市場預期,這波地產的漲升與豪宅無緣,卻意外發現豪宅愈賣愈好,除了與台北市土地愈來愈難取得、標價節節創新高,私下調查,才了解原來也因為價格高漲,節稅效果更明顯。


據了解,一位很愛房地產的某一光學大廠老闆,就在信義計畫區內擁有至少五、六棟的豪宅,而且全在豪宅行情每坪還未破百之前進場,而且除了個人,也利用公司名義持有。


以個人來說,這位大亨如果拿二億元的現金贈與小孩,扣除免稅額之後概算,大約要交9900萬元的贈與稅,但是


同樣拿二億元的豪宅贈與,以公告現值計算,打六折後的贈與稅稅基為一.二億元,換算成贈與稅約為5900萬元,有棟房子與純給現金的贈與稅,足足價差400 0萬元。


還有人將房屋土地產權,利用分割方式逐年贈與給下一代,只是要花的年限較長,但也是個完美節稅方式。


以公司持有的方式,一是避免下一代財產爭奪,二是房屋稅等相關稅負可以做為公司營業費用,既替公司、又為個人節稅,所以有會計師就說,力霸王又曾家族成員名下幾乎都沒有房地產,有的多半在公司名下,就是這個道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rzkus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